本中心於112年6月14日獲內政部頒發綠建築標章證書,正式成為高雄小港區大林蒲地區優質環境設施。
本中心除建構污水處理系統外,守護海洋生態與水資源環境保育,亦為本計畫成立的主題概念,整座處理廠結合海港城市風貌,並結合「陽光、海洋、綠地」元素,設立開放空間、生態池、綠地、槌球場、環境教育等設施,形塑水資源環境,使其兼具環保、景觀、生態、教育、休憩功能,成為高雄市繼鳳山溪污水處理廠,以水資源再生為主題的教育園區,希望藉由理論與實際的作為,讓高雄市永續成為穩定供應再生水之模範城市。
本中心為順應綠色金融之國際發展趨勢,並配合我國非核家園、能源轉型、環境減排等重大政策,本次評選項目共計有綠化量、基地保水、日常節能、二氧化碳減量、廢棄物減量、水資源、污水垃圾改善等7項指標,執行政策如下:
- 綠化量指標-以生態綠化手法為概念設計,採用原生種植栽並利用植物生理的特性,以達到改善空氣品質、提昇鄰近生活環境品質及提供生態休閒環境。
- 基地保水指標-基地植草增加保水功能。
- 日常節能指標-外殼材質/空調設備規格/LED燈具達到節能需求。
-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
- 混凝土須採用高爐水泥、減水劑,並使用焚化再生粒料之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(CLSM)。
- 空調、給排水採明管設計。
- 電信室、電器室進出口大於設備尺寸。
- 屋頂機電設備採用混凝土墩設計。
- 廢棄物減量指標-空氣污染防制措施項目。
- 水資源指標-規劃省水設備/雨水回收系統。
-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-設置垃圾回收桶。
- 設置太陽能及風能發電系統,提供辦公室空調照明用電,年發電量約186,742 kwp全數供予管理中心自用。
幾經評選委員現場訪視後,本中心各項設施設計均符合綠建築指標之要求。未來,本中心將持續秉持綠建築精神,持續優化在地環境,並積極落實再生水教育,讓工業區環境更加美好。